近日,兩名網(wǎng)友發(fā)帖稱,驢友在山西大同殿山興國寺遺址附近發(fā)現(xiàn)了4個疑似佛磬的老物件。驢友先用樹枝遮擋,簡易保護這幾個物件,下山后將此事報告給了市、縣兩級文物部門。之后,驢友又帶文保人員上山,把這幾個物件移交給了文物部門。
1.jpg (63.46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5-9-3 16:51 上傳
圖片顯示,四個老物件呈半圓形,有花紋,刻著“嘉靖四十二年”等文字,3個圓孔呈品字形排列。9月2日,極目新聞記者嘗試聯(lián)系兩名網(wǎng)友了解詳情,暫未獲回復。評論區(qū),有網(wǎng)友為驢友的文保意識和行為點贊。
記者從大同市文物局了解到,驢友在殿山興國寺遺址附近發(fā)現(xiàn)的4個疑似佛磬的老物件已移交給渾源縣文旅局文物保護部門。渾源縣文旅局工作人員表示,近日接到驢友的報告后,該局文保中心已安排專人進行了實地考察,暫時不便對外透露更多信息,以防止有人去殿山興國寺遺址非法尋寶。
2.jpg (65.94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5-9-3 16:51 上傳
市、縣文保部門工作人員均表示,這4個疑似佛磬老物件的具體年代、材質(zhì)、文保文化價值,還需進一步鑒定研究,再做保護。
公開資料顯示,磬是佛教中的一種樂器,亦為佛教禮器之一。據(jù)史料記載,中國自宋代以后,在漢藏佛教寺院中磬已普遍使用。磬的種類很多,據(jù)材質(zhì)分為銅磬、鐵磬、玉磬等。根據(jù)用途,其外形也有不同,有大磬、圓磬、扁磬等。
3.jpg (88.58 KB, 下載次數(shù): 0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5-9-3 16:51 上傳
記者注意到,有文章介紹,大同有兩個興國寺,一座是位于殿山之巔的興國寺,被稱殿山興國寺。據(jù)大同市政府官網(wǎng)信息,殿山興國寺屬于明代建筑,遺址位于渾源縣殿山頂上。保護范圍以現(xiàn)有圍墻為界。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為界,東、南、西各向外延伸100米,北向外延伸50米。
2019年10月,《國務院關(guān)于核定并公布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通知》下發(fā),平城興國寺(明)入選。為了不引起歧義,文物部門就把大同城南的興國寺命名為平城興國寺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