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驢友稱川西徒步遭65歲馬夫猥褻事件后續:馬夫起訴女博主誹謗案被駁回,更多細節曝光
1.jpg (78.05 KB, 下載次數: 2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5-8-9 00:28 上傳
你敢信?一趟洗滌心靈的徒步秘境之旅,竟成了揮之不去的噩夢!上海女孩阿思鏡頭前含淚控訴:落后隊伍一公里,孤身面對馬夫那雙“越界的手”……摸臀、猥褻、絕望呵斥!報警卻等來冷冰冰的“證據不足”。反轉緊隨而至,馬夫一家怒斥污蔑,反手告上法庭!真相究竟被掩埋在川西哪片雪山云霧之下?
懷揣對雪山秘境的憧憬,阿思和兩位男同伴踏上了“子龍秘境”之旅。為減輕負重,他們以2700元雇傭了村支書的父親老劉作馬夫。這本該是互助的契約,卻成了阿思口中噩夢的開端。據阿思視頻哭訴,徒步第二天,馬夫的手就“不老實”地觸碰了她的臀部,多次嚴厲警告只換來對方“嘻嘻哈哈”的無賴回應,那一刻,同行者信任的紐帶已然發出刺耳的斷裂聲。
更深的恐懼在第四天降臨。當兩位男同伴率先抵達終點,阿思獨自落后約一公里山路。同伴支付100元讓馬夫折返接應。就在這最后半小時的獨處中,阿思稱遭遇了更嚴重的侵犯?諘鐭o人的山道上,呼救聲被凜冽寒風吞噬,事后她顫抖著回憶:“那種孤立無援的冰冷,比雪山的風更刺骨! 所謂的“接應”,在她口中成了精心布局的陷阱。
面對指控,馬夫一家斷然否認,聲浪同樣激烈。老劉堅稱折返純屬救援:“山里氣候說變就變,晚一分鐘都可能出事!扶她上馬是怕她體力不支摔倒,咋就成了‘咸豬手’?” 他的兒子更是憤懣難平:“我爸在村里幫人牽馬運貨十幾年,口碑誰不知道?頭回被扣這么大屎盆子!” 言語間滿是被污名化的刺痛與委屈。
當地村民的反應更如一面鏡子,映照出根深蒂固的地域信任危機。不少鄉鄰本能地站隊馬夫,視阿思為“砸招牌”的外來者:“我們靠旅游吃飯,名聲金貴得很!她空口白牙一盆臟水潑過來,以后誰還敢雇我們的馬幫?” 地域經濟的脆弱神經被狠狠刺痛,樸素的情誼在利益天平上劇烈搖擺。
阿思的維權之路布滿荊棘。報警后,警方雖迅速受理并開具立案告知書,甚至帶走了她聲稱被觸碰的褲子進行生物檢測,結果卻令人窒息——兩周后,通知“未檢出生物證據”。這冷冰冰的技術結論,瞬間抽空了她指控最有力的基石。法律的天平,因證據缺失而顯得飄忽不定。
2.jpg (60.92 KB, 下載次數: 3)
下載附件
保存到相冊
2025-8-9 00:28 上傳
沒有監控覆蓋的荒野,成了事實最大的黑洞。阿思的驚恐控訴與馬夫委屈的辯解,如同兩條永不交匯的平行線,在空曠的山谷間激烈碰撞又各自消散。沒有第三只眼記錄下那致命的半小時,讓真相墜入“她說”與“他說”的深淵。法律在證據的銅墻鐵壁前,顯露出令人心焦的無力感。
阿思的視頻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塊,激起了意想不到的漣漪。評論區悄然浮現多名女性留言,訴說與“那位馬夫”相似的驚魂時刻。一位網友寫道:“他也問過我有沒有男友!幸虧當時同伴緊跟著馬……” 這些遲來的低語,拼湊出一幅令人脊背發涼的模糊圖景——它是否暗示著某種未被揭開的慣常陰影?
這些碎片化的個體經歷,瞬間點燃了公眾情緒的火藥桶。支持者視阿思為勇敢吹哨人:“多少姐妹吃了啞巴虧不敢說?她站出來需要多大勇氣!” 質疑者則痛斥網絡審判:“僅憑‘據說’就毀人清白,跟古時候游街示眾有啥區別?” 流量裹挾著正義感與戾氣,將事件推向更復雜的輿論漩渦。
事件的最新轉折充滿戲劇張力。2025年8月6日,阿思更新視頻透露:馬夫以誹謗罪提起刑事自訴,竟被法院駁回!且馬夫未再上訴。一紙裁決雖暫時為阿思卸下法律重壓,卻遠未宣告真相大白。
耐人尋味的是馬夫兒子的最新回應:“警方早認定我爸沒干那事!都是正規立案調查的。” 然而這份關鍵的“警方認定”,卻如神龍見首不見尾,未見任何官方渠道正式背書。公眾的知情權,在程序迷霧中焦灼徘徊——若真有明確結論,為何不徹底公開以正視聽?這場羅生門,在司法程序的間隙里,繼續灼燒著所有人的耐心。
一場“子龍秘境”風波,撕裂了人與人之間最樸素的信任。阿思的眼淚與馬夫的憤懣,如同兩條沒有交匯點的溪流,在法律的峽谷和輿論的曠野中奔涌不息。當荒野沒有攝像頭,當指控缺乏實證,我們該如何守護弱勢者發聲的勇氣,又該如何保障普通人免遭污名化的恐懼?當信任成為這個時代最昂貴的奢侈品,我們每個人,又該怎樣成為重建信任的一塊基石?
|